第五章
粉丝纷纷留言还有纯路人也加入这场战争,因为想要为于朦发声网络世界像被投入了一颗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于朦的粉丝们本就憋着一股劲,看到那些于朦惨叫声还有救我。其中一人留言,他在给说救命。
好像说,小琪。救我
好像是范伊旗
没错我记得演唱会有人喊过小琪。
哦,是吗。
我们必须调查,我们还没朦妈妈是否安全还有朦朦养的狗狗福田还有火狐是不是安全。
没错,经过这半个月努力,终于有一天一个粉丝发的图片说狗咬狗了你们听说了吗。于朦粉丝纷纷留言,听说了好像是吴某人告许昌范侵犯她隐私。
是呀,我们要看戏去,狗咬狗 大戏
于朦已经离世十八天我们如何帮他呀一个粉丝留言
这句话带着难以言说的沉重,让原本还在讨论“看戏”的粉丝们都沉默了。十八天,不算太长,却足够让悲伤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与无望中沉淀得愈发浓厚。是啊,当逝者已矣,那些所谓的“大戏”再热闹,又能改变什么?可即便如此,没人愿意就这样放手。或许,盯着那出“狗咬狗”的闹剧,追究到底,本身就是一种坚持——是替于朦看着,看那些与他的离去相关的人,终究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这份执念,成了支撑着大家走下去的微弱却坚韧的光。
我们必须坚持于朦不可能自杀,而且不可能喝醉跳楼。
没错我们必须让那些和朦朦聚会的人找出来我们已经非常不错我们继续让他安息。
“我们必须坚持,于朦不可能自杀,更不可能是喝醉了跳楼!”群里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像是在对抗着无形的压力。每个人都清楚,这份坚持不仅是为了心底的信念,更是为了那个再也回不来的人。
“没错,”另一条消息紧接着弹出,“我们一定要把那天和朦朦聚会的人都找出来!这半个多月来,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绝不能半途而废。”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
你说吴某人为何告许昌范,还有为何朦朦去世那天工作室并没有发文,就有人发文朦朦停留回忆里。
我们听到录音范小琪,救我。范伊旗为何怎么做。
我已经让人鉴定完毕,是于朦声音,是他二十五岁时候声音。
什么,二十五岁,于朦就被威胁他
群里突然有人贴出一段关于于朦的往事,字里行间满是心疼:“你们知道吗?于朦那三年被雪藏,其实是去支教了。这几年他捐了不少钱,自己却过得特别简朴,穿的羽绒服才二百多块,短袖也就七十多。”
这段文字像一道光,照亮了那些被忽略的细节。大家这才想起,他从前在镜头前总是笑得温和,却很少提及自己的生活,原来都把心思放在了这些地方。那份低调的善良,让此刻的焦灼又多了几分沉甸甸的分量——这样的人,怎么会轻易走向绝路?
一个月的时间,粉丝们的坚持、公众的关注像持续不断的浪潮,终于撼动了原本的沉寂。某天清晨,一则消息传来:警方受不了舆论压力,撤回了此前那份“于朦与刑事无关”的通告。
你们听说了,警方把“于朦与刑事无关”撤掉了,群里突然消息传来
真的还是假的。终于群里有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