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即将告破
渊盖苏文此时的听着府外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的喊杀声,以及那如同诅咒般反复回荡的“只诛渊盖苏文”、“开城投降”的呼喊。
渊盖苏文感觉自己精心构建的权力大厦,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他周围崩塌、碎裂。
那不仅仅是砖石的垮塌,更是人心、恐惧和忠诚的彻底瓦解。
他猛地一拳砸在面前的案几上,厚重的木案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焦灼、愤怒,还有一种他极力否认却无法驱散的、冰冷的恐惧,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内心。
他,渊盖苏文,执掌高句丽权柄多年,连高藏王都只是他手中的傀儡,唐军数十万大军兵临城下亦能坚守数月,如今,难道真要败在这些他视若草芥的乱民和叛军手中?
“废物!都是废物!”他低吼着,眼中布满了血丝。他恨那些不堪一击的乱民,恨那些临阵倒戈的叛将,恨那些阳奉阴违的懦夫,更恨那远在辽东、将他逼入如此绝境的李世民!
是那个唐寇皇帝,用这种软刀子割肉的方式,一点点腐蚀了他的根基!
“莫离支!”一名浑身浴血的“幢兵”校尉踉跄着冲了进来,盔甲上还带着新鲜的刀痕,“前往王宫的小队……遭遇顽强抵抗!宫门紧闭,内有弓弩手,我们……我们冲不进去!高藏王……高藏王恐怕已被逆党控制!”
又一个坏消息!渊盖苏文瞳孔骤缩。高藏王这面旗帜,最终还是落入了敌人之手。
他早该想到,那懦弱无能的国王,在生死关头,必然会选择背叛!
他心中涌起一股毁灭一切的冲动——既然我得不到,那就谁也别想得到!
“传令!”他的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变得异常嘶哑和冰冷,“放弃王宫!集中所有能调动的‘幢兵’,给我不惜一切代价,夺回西城叛军控制的城门!尤其是那个发信号的地方,必须夺回来,将叛徒碎尸万段!”
他意识到,西城那闪烁的火把信号是关键。那是内奸与城外唐军联络的通道,是插在他心脏上的一把匕首。
必须拔掉它!只要城门还在他手中,或者至少毁掉那个信号点,让唐军无法确认内应,他就还能凭借平壤坚固的城防和手中最精锐的“幢兵”做最后一搏,哪怕是将这座城池变成埋葬所有人的坟墓!
“再去库房,将最后那批火油全部搬出来!”渊盖苏文的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分发给各‘幢兵’小队!若……若局势真的无法挽回,不能将完整的平壤城留给唐寇!必要之时,焚毁粮仓、武库,还有……王宫!”
他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最后几个字。既然生路已绝,那就让所有人都为他陪葬!
让这座高句丽数百年的都城,与他渊盖苏文的霸业一同,在烈火中化为灰烬!
这种极端的念头,反而让他混乱的心绪稍稍平复,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带着毁灭快感的“决心”取代了之前的焦灼。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残余的“幢兵”开始放弃一些次要的街巷,像受伤的野兽般,咆哮着、不顾一切地向西城叛军控制的区域发起了疯狂的反扑。
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在求生本能和渊盖苏文严令的驱使下,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同时,一桶桶黑乎乎的火油被抬了出来,分发给心腹,预示着最后时刻可能到来的恐怖景象。
渊盖苏文本人也没有再留在相对安全的莫离支府。他穿上沉重的甲胄,提起他那柄伴随他征战多年的长刀。
“莫离支,外面太危险了!”心腹试图劝阻。
“危险?”渊盖苏文冷笑一声,那笑声中充满了自嘲和决绝,“这平壤城,哪里还有安全之处?本莫离支倒要亲自去看看,是哪些忘恩负义之徒,敢背叛于我!”
他要亲临前线,用他积威尚存稳定“幢兵”的军心,更重要的是,他要亲眼看着那些叛徒被碾碎。
他不能容忍自己像一个囚徒一样,躲在府中等待命运的审判。即便是死,他也要站着死,死在战场上,死在他试图掌控一切的权力中心!
当他走出府门,骑上战马,在亲卫“幢兵”的簇拥下冲向混乱的街道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再次巨震。昔日还算整齐的街巷,如今已是断壁残垣,火光熊熊,尸体横陈。
抵抗无处不在,冷箭从黑暗的角落里不时射出,昔日对他敬畏有加的平民,此刻眼中只有仇恨和疯狂。他引以为傲的统治,在短短一夜之间,竟已崩塌至此!
“挡我者死!”渊盖苏文暴喝一声,长刀挥出,将一名试图用木棍袭击他的乱民劈倒。温热的鲜血溅在他的脸上,带来一丝腥甜的气息,却无法平息他内心的冰冷。
他意识到,他不仅仅是在与叛军和唐军作战,他是在与整个平壤城为敌,与他过去所推行的高压统治所积累的所有怨恨为敌。
西城的战斗异常惨烈。朴景武、金汉松等人占据了一段城墙和侧门,但面对“幢兵”不计代价的猛攻,他们伤亡惨重,控制的区域在一点点被压缩。
箭矢横飞,刀剑碰撞的声音不绝于耳,每一次“幢兵”的冲锋都让防线岌岌可危。
“顶住!为了活命,顶住!”朴景武声嘶力竭地呐喊,手臂上已添了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
金汉松挥舞着从“幢兵”尸体上捡来的战刀,机械地劈砍着,他早已忘记了恐惧,只剩下求生的本能。他看到了远处火光中,那个被众多“幢兵”簇拥着、如同魔神般的身影——渊盖苏文!他竟然亲自来了!
一股寒意从金汉松脚底升起。他知道,若是落入此人手中,必然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就在这时,城外唐军的喊话声再次清晰地传来,伴随着一阵密集的、如同飞蝗般的箭雨——那是唐军在向城内抛射更多的安民告示,以及用弓箭压制试图靠近城墙的“幢兵”。
“援军!唐军在外面!我们还有希望!”
…………